任何东西,只要被赋予某个概念,就会被没完没了的反智炒作。这样的东西有很多,比如白酒和垃圾股。为什么反智的炒作总有跟风者,原因不明;有人讲明了原因后,还是反复炒作跟风,原因更是不明。
在日常生活中,也存在着这样一个东西,它也同样被非理智地追捧着,它就是“纯天然放养”的土鸡蛋。
工业化、规模化养鸡较之家庭的散养,有一个最显著现象:鸡蛋价格比原来便宜了许多。但奇怪的是,价格越是便宜,迷信土鸡蛋的人就越多:为了买到土鸡蛋,许多人多花两三倍的钱也毫不心疼,觉得物有所值。
坚定地认为土鸡蛋好,土鸡蛋好吃,土鸡蛋富有营养,土鸡蛋更有利于健康的人,比比皆是。
(被“妖魔化”了的鸡场笼养)
事实真的如此吗?咱们让数据说话。
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做过一个研究,将500只刚刚孵化的鸡分为两组,一组自由放养,另一组笼养。研究人员分别对它们在50周、62周及74周时产下的鸡蛋进行营养分析,结果发现:不同饲养环境并没有显著影响鸡蛋中维生素a及维生素e的含量,两种蛋的胆固醇含量也没有差异。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合理解释就是,复配饲料当中所提供的营养物质较母鸡自由啄食来得更为充足。
2010年,台湾的科研人员也做了一项研究。他们从市场上购买了不同来源的“散养鸡蛋”和“笼养鸡蛋”,专门测量其中的二噁英含量。二噁英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,是垃圾场臭名昭著的环境污染物。经检测,“散养鸡蛋”的二噁英含量是笼养鸡蛋的5.7倍。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今天,“散养、放养”不再是“纯天然”的好马甲了。
尽管数据和事实摆在那里,但似乎并不影响人们近乎迷信的信仰。迷信无所不在的原因之一,是工业化时代及监管乏力下,层出不穷的“问题食品”导致的一种普遍的、本能的“信任危机”。
这种迷信和偏爱却造就了另一个商业机会,既然土鸡蛋好吃,土鸡蛋富有营养,土鸡蛋更有利于健康。买的人多,土鸡蛋的“成本”也高,土鸡蛋价格昂贵自然也顺理成章。况且,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,谁还会吃不起几个土鸡蛋吗?谁还在乎买土鸡蛋的那点钱呢?
但超市里怎么也卖不完的土鸡蛋,不由令人心生怀疑:农村里的母鸡日夜生产,也没有这么多的蛋啊。造假冒充土鸡蛋获取暴利,逐渐成了业内的潜规则。无良商家在鸡饲料中混入颜料,让鸡蛋的蛋黄颜色变深,明明是工业化饲养的鸡蛋,因为其颜色较深的蛋黄,堂而皇之地冒充土鸡蛋出售。
“问题食品”的监管和纠治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易事,它牵涉的方方面面也很难在短期内能得以根本改变。让我们拥抱良知和远见,一方面自觉秉持生产的良心底线,终止“底层互害”的双输局面;同时,在数据和事实面前,也不必死抱着错误和迷信,让“冒充土鸡蛋销售者”狂掏我们本就不那么充盈的荷包。
作者简介李成,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。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。致力于健康常识的启蒙、从医趣闻的分享、生活感悟的记录。